close


檢視較大的地圖 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烈嶼
《金門志》中為烈嶼島本是與浯洲(金門本島)聯署一起,直到南宋末年,蒙軍入侵,帝昺航海至金門海面,元兵急追,情況甚危,山忽斷裂,始與金門本島脫離,烈嶼因「裂」而得名,故名「裂嶼」。
  然盧若騰於其所著之《留庵詩文集》中力辯其誣,以其認為,烈嶼齊名應「笠嶼」,因其島山多田少,形狀如斗笠一般,古以其形命名之。又是另種不同別稱來源。
  而「小金門」,則是近代之俗稱,以金門本島為大金門(烈嶼居民舊時統稱為後埔,今日年長者仍沿稱),烈嶼較小,故稱「小金門」,明顯的是以其面積大小稱之。

烏坵
烏坵鄉原隸屬於福建省莆田縣,於民國四十三年奉國防部命令設鄉,劃歸金門縣政府指揮監督,在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正式宣告解除烏坵地區臨時戒嚴結束戰地政務實驗,實施地方自治。

金湖
原名滄湖鎮公所,民國四十三年七月一日當局為適應實際需要改為金湖鄉公,轄八個行政村,民國四十六年十二月改為金湖鎮公所。

金寧
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大捷後;成立古寧、金盤兩區公所,民國四十年兩區合併;更名為金寧區,民國四十二年金門恢復縣治,並實施戰地政務,本鄉合併古寧、安美、湖埔、榜林、盤山、后盤等六個行政區材,定名為:『金寧鄉公所』。

金城
卅八年國軍部隊進駐前,隸屬福建省金門縣珠浦鎮,古寧頭戰役勝利後十一月間設立城鄉區公所,四十二年二月實施地方自治,選舉鎮長,改稱為金城鎮公所。

金沙
本鎮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商業為輔。在農業發展方面,本鎮可耕地面積計有一千八百廿餘公頃,主要市集以汶沙及陽宅兩市集為主,太武山脈位於金沙鎮南側,與榮湖相互輝映,湖光山色景象宜人,風景名勝古蹟遍佈全鎮各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187ti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